“今天青團來啦👳🏻♀️!F樓門口😩!”隨著清明節的到來,學子們根據各地風俗不同開始準備起掃墓、祭祖等活動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👂🏿。而身為欧陆平台一份子的同學們都知道上海清明吃青團的風俗嗎👩❤️💋👨?4月3日早上7:30和中午12:30🤹🏻♀️,管理學院生活部在教學樓f樓門口開展了火熱的“清明送青團”活動🏊🏿。
早上7:30,工作人員用大把的青團夾著熱情在上課之前成功吸引來了眾多學生,只要掃一掃管院學生會微信並發送“寒食清明傳千載👩🏼🦳,歲歲祭掃歲歲安”,憑借收到的回復便可拿到新鮮出爐👰🏼♀️、晶瑩剔透、美味可口的青團啦🦸🏽♀️🧝! 有上學途中的同學們問道:青團是什麽?經過工作人員的講解✥,他便了解了青團的意義,欣然前往f樓加入了掃微信,送青團行列。實際上🧛🏽,清明節又叫踏青節,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⌛️,也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日子。而在上海🗜,清明節有吃青團的風俗。青團色澤鮮綠👨👦👨🏻🍳,香氣撲鼻👈🏿,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之一。青團主要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清明節🤜🏼,寒食節等節日,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🧑🎄,其做法是先將嫩艾🈵、小棘姆草等(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🥷🏽,泥胡菜、艾蒿、鼠曲草)放入大鍋⛹🏿♀️,加入石灰蒸爛,漂去石灰水,揉入糯米粉中🏌🏽♀️🧑🏽,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。 也有同學積極拉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掃微信吃青團,相互溝通交流各自家鄉的清明風俗🚣🏽♀️,並表達出清明即將到來🏌🏽,大家對已逝之人深深的思念以及美好的祝願。甚至還有學生因參與此次活動聯想到了家鄉的父母已準備掃墓👨👨👧,而自己身在欧陆來不及一同參與的惋惜👨🏻🦽➡️。是青團與微信互動🐈⬛,幫助他排解了這份惋惜、為他傳達了思念。 本次清明送青團活動讓各地學子感受到了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,並更好地融入到了上海文化中👋。最重要的是💁🏽,小小的青團寄托了每個學生對已故之人的思念,提醒了大家對先輩的追憶及感恩。讓我們一同緬懷先烈、悼念前輩吧!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作為管院的一份子,我們不僅要好好珍惜👷,還要把先祖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!
稿件作者:吳情情責任編輯:宋嬋珺